中医起效慢肿瘤这种大病,中医到底有没有效
越来越多的癌症患者认可中药在癌症治疗中的作用,但部分患者仍然对中药持怀疑态度,也有患者表示:西医大夫不建议吃中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事实究竟是怎样的?首先从患者角度上看,有两点原因:1、认为中药疗效较慢。这部分患者对中药治疗癌症的作用还是信服的,只是对于起效速度表示怀疑。癌细胞的增殖速度太快了,化疗毕竟是生物药物,放疗是射线,包括手术,用在患者身上直接就能杀癌细胞。而中药呢,今天吃了药不一定有效,明天还得接着吃,后天、大后天……还不知道是不是一定会有效。患者每天都在不确定中度过,时刻处于一种不安全中。2、患者的认知程度不够。很多患者在接受化疗后,出现严重程度不同的副作用,部分病情严重的患者会很快出现复发转移,因此会有心理暗示:化疗这么快,强度这么大,都拿癌症无可奈何,你还用中药治癌症,那不是找死吗?从医生角度上看,不是所有的医生都能接受中药。首先,中医、西医分属不同的治疗体系,西医大夫出于对图像、数据的确切性,不认同中医的“经验医学”,认为太笼统,具有不确定性。就算有些医生认同中医的确切疗效,但现在的中医水平良莠不齐,无法保证患者找的中医是真实的中医,还是打着中医旗号招摇撞骗的骗子。为了杜绝这种可能性,西医大夫干脆一刀切。这种做法一定程度上的确杜绝患者被骗,但也同时增加了治疗风险。患者的种种担心,其实都是可以理解的,我们也和大家讲一讲患者的担心有没有必要。患者疑惑一:中药是不是慢郎中,起效是快还是慢?针对患者觉得“中药起效慢”这个话题,很多患者都低估了中药在危、急、重症病的作用,古代就有很多关于急症的专著和学者。比如张仲景的专著《伤寒杂病论》中,就有很多救急症的方子。还有《备急千金要方》,针对急性传染病的《诸病源候论》等等。相信我的很多患者有发言权。患者一:肠癌患者服中药12付后,胃胀消失,食欲变好,脚不冰了,头发也掉的少了。“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亡”,饮食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对于癌症患者而言,胃肠功能正常,机体能摄入足够的营养,是抗癌的必要保证。患者二:吃中药6天,反馈:很舒服,几十年的浅睡眠,现在有深睡眠了。睡眠对患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休息好了,身体脏腑器官才能休息,达到阴平阳秘,身体才会往好的方向发展。患者三:患者服药两副,已经可以吃一些软烂的面条了。患者的基本情况不同,对药物的吸收程度不同,因此中药的起效速度也不一样。对于肿瘤这样比较复杂的久积沉疴,由于身体长期处于严重失衡状态,需要药物长期作用于人体。当身体脏腑功能恢复,内环境有所改变时,症状才会减轻。如果病情严重,起效时间会更长一些。一般只要辩证准确,用药合理严谨,患者严格按照医嘱治疗、调养,中药起效还是很快的。患者疑惑二:针对肿瘤这种大病,中药到底有无效果?针对这个话题,其实患者是对中医和西医的认识有失偏颇。我们要辩证的看待化疗、放疗的作用,它们在癌症治疗的过程中起效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大,也不是所有的癌症都对放化疗有作用。多项临床研究证明,在癌症早期,化疗的有效率是60%左右,而在晚期,化疗的有效率仅有10%-20%。有些患者会想,虽然有效率没有那么高,那我们一直化疗,今天杀50%,明天杀剩下的癌细胞中的50%,总有将癌细胞杀光的一天。这也是不可能的,这点要从化疗的特性说起。化疗可以杀灭增殖旺盛的细胞,注意,这里是“增殖旺盛”的细胞,而非“癌细胞”。换句话说,毛囊细胞、白细胞、胃黏膜细胞都是增殖旺盛的细胞,同样会遭到化疗药物的攻击,从而出现多种不良反应。化疗药物一边杀癌细胞,一边杀体内的正常细胞,真要等杀灭癌细胞的那一刻,恐怕人早就因为过度化疗而死掉了:恶心呕吐严重,吃不了饭,人体无法吸收营养;白细胞低,患者免疫力差,各种感染并发。临床中,也有不少患者,因无法承受化疗强度而中断治疗例子。中药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可以增加对化疗的敏感性,提高治疗效果,减轻化疗对人体的伤害,改善生活质量,减轻副作用,让患者能够耐受西医治疗。在癌症的治疗中,起到的正向作用,十分明显。我国国家政策也是十分鼓励中西医结合治疗癌症的。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药监局等10部门联合印发的《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实施方案(—年)》中就强调:实施中西医结合行动,发挥中医药独特作用,同时提升癌症中医药防治能力。在实际的临床中,中医药大多被当做一个“辅助角色”,或者是所有治疗无效时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但实际上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是明确且正向的。要想让患者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就要从患者的实际情况出发,定制治疗方案,而不是一刀切,拒绝一切中医治疗手段或治疗一切西医手段,这都是不理智的。更多抗癌故事,可点击下方蓝字阅读:1、人为什么会得癌?不要埋怨运气差!得癌只因你的身体出现这个问题2、男子肠道长了多个息肉,不切除会癌变吗?这5类人需要注意!3、诊断出胃癌晚期,肝转移!医院说发现得太晚了,治不了,回家吧!#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