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落实医师多点执业推动医生资源活动
医师多点执业放开,迎来明确信号。 《每日经济》从3月2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得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部署2014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时明确提出,"落实医师多点执业政策。"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卫生管理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蔡江南表示,我国存在医疗资源延续向大医院积聚,同时,有资质的医生短缺,而大量医学院毕业生没有去行医的情况。而能解决上述问题的可探索途径之一,就是放开医师的多点执业。 医疗资源有四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分别是医生、医院(设施和设备)、药品、检查(仪器),其中医生是最核心的资源。 蔡江南介绍,我国存在两个层次的医疗资源垄断。第一个层次的垄断表现为行政部门直接掌控了全国两万多家医院中的三分之二。第二个层次的垄断表现为医院控制了所有重要的医疗资源,从而将医院、医生、药品和检查这四个重要的资源捆绑在一起,同时隶属于一个所有者主体。 在中央已释放出"落实"多点执业的利好信号后,从实践的角度来说,接下来应尽快推动医生资源在医疗市场上活动起来。 蔡江南说,"医疗资源社会化的两个基本点在于,社会化的非营利性医院成为医院的主体,作为自由执业的医生成为医生的主体,其中,医生的自由执业是医疗资源社会化的核心。" 蔡江南提出了一个比较公道的医生执业结构,即一部分医生,特别是专科医生和住院医生,可以继续作为医院雇员;而多数医生,特别是全科医生和基层工作的医生,应当做白癜风能不能完全治好为自由职业者,他们可以单独开业,也可以组成诊所或医疗团体;还有一些医生可以同时具有两种身份,既是医院的雇员,同时一部分时间在自己的诊所工作。 从医改的角度来说,更关键的一点是,还需要尽快对医疗资源的价格作出公道定价。 "应当尽快建立医疗资源价格的社会定价机制,使得医生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吸引社会最优秀的人才来学医和行医。"蔡江南说。 相干报道 中国医药物资协会副会长杨全柱: "药房托管"未触及核心第三方物流可降药价 每经王雅洁发自北京 3月2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明确提出,2014年的医改任务之一,是"规范药品流通秩序,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避免药价虚高。" 如何在现有的政策环境下,将"医药分家"在全国范围内落到实处普惠公众?药房托管模式对取消以药补医又是否是能起到明显效果?在这类情势下,从医药改革的角度进一步推敲,未来的医药流通行业,如何布局才能最大化发挥改革的红利? 带着上述疑问,《每日经济》(以下简称NBD)专访了中国医药物资协会副会长、山西仁和团体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全柱。 NBD:有观点认为,这类本发端于多年前的药房托管模式,今年再次火热起来,将对真正取消以药补医起到十分明显的作用。您如何评价这1模式? 杨全柱:从医改的角度来推敲,医药分家是必须走的一步路。根据我的了解,国家在药房托管这一块上,其实已做了很多尝试,但终究的效果都不是很理想。主要是现有一些包括公立医院在内的医院负债率高企。通俗地说,在很多医院负债经营,拿不出钱的情况下,去承接其药房业务,是一件需要花费高昂本钱的事情,就算我有能力填平前期债务,以后能不能盈利还不好说。 NBD:以北京为例,我接触到一些公立医院,已试点了取消药品15加成,在这种情况下,将药房业务托管给医药公司,会不会效果好一些? 杨全柱:虽然取消了本来归属医院的15的利润,但是,药价是不是是真的低下去了?实际上,依托买卖药品来增加收入,不排除照旧有可操作的空间。客观上来看,目前推行药房托管是比较难做的事情。 NBD:依照您所说的情况,药房托管并没有下落药品价格。您有什么行之有效的建议? 杨全柱:去年商务部开了一个会,主题是关于医药流通行业吞并重组的议题,未来全部行业发展的大趋势就是吞并重组,提高市场集中度。白癜风医治时间 因此,就医药流通领域来说,未来改革值得探索的一个路径是,尽快在全国尝试推开建立第三方医药物流平台。 NBD:您能不能就这个第三方医药物流平台,举一个具体的例子?我曾关注过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单体药店的发展。如果以单体药店为例,在药品配送和冷链运输等方面,是不是是这个第三方医药物流平台将发挥很好的功效? 杨全柱:是这样的。但是,在缺少多方配套政策扶持的背景下,单体药店的发展面临的困难很多,和连锁药店的范围没法比,我认为第三方医药物流平台将对上游供应企业的药品采购和产业链其他环节,起到很有效的作用。最关键的是,从改革的角度来看,将产生范围效应,从而降低成本,一定程度上能下落药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