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疆医生徐建昌执刀为笔边疆写华章

明明可以靠颜值,他却偏偏靠才华;

明明已经很优秀,他却偏偏更努力。

他是徐建昌,江苏淮安第十批中期轮换援疆医疗队队员。一米九几的大高个,儒雅俊朗,是我们同事眼中一致公认的大帅哥。身材都这么好了,可他还每天坚持健身锻炼,早上跑步,下午下班后打球,周末到健身房。我们好奇地问:“建昌,你这是想干嘛?”徐建昌笑了笑,认真地给出答案:“我锻炼不是为了身材更好看,我是医生,必须时刻保持最好的状态,在做手术的时候精力充沛。”

医者仁心,杏林春暖。朴实的答案道出了徐建昌为医、为人的职责与情怀。

年出生的徐建昌,是江苏医院神经外科主治医师,对颅内肿瘤、脑血管疾病、功能神经外科及颅脑创伤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熟练开展本专业常见疾病的手术治疗,在国内期刊及SCI发表论文数篇。作为援疆医生,目前就职于新疆生医院神经外科。

“选派援疆医生,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条件下,为进一步促进西部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而采取的一项重大决策。”采访中,徐建昌兴奋地说:“很荣幸能够参与援疆工作,既是组织对我工作能力的认可,也是难得的学习机会。我定当不辜负组织的信任,为援疆工作添砖加瓦。”

徐建昌(左一)在手术中

徐建昌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医院神经外科工作已经大半年,每天的生活就是两点一线,医院和驻地。没来新疆之前,徐建昌的眼中,新疆,一个美丽迷人的地方,这里山川多娇,雪域妖娆,高原神奇,风光独好。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徐建昌发现,大美新疆,他根本没时间去走一走,看一看。

援疆的机会太珍贵了,时间也太宝贵了。在医院,徐建昌积极开展本专业各项临床一线工作,参与查房、门急诊及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各级各类手术、会诊、教学查房、专业讲座等各项工作。新疆的冬天来的早,冬季又是脑出血高发的季节,居民健康意识薄弱,导致脑血管疾病多发,身为神经外科医生深知此类疾病的危险程度,通过各种方式指导对患者的救治,全天候24小时待命,做到随叫随到,对于需要急诊手术的患者更是积极开通绿色通道,与死神赛跑,极力缩短手术前准备时间。

去年一天大半夜,徐建昌突然接到对口医院打过来的电话,有一名72岁的老太太突发昏迷,左侧瞳孔已扩大,检查头颅CT提示大量脑出血,随后通过手机已经能够看到老太太的CT片,拥有多年临床经验的徐建昌深知脑出血危害程度,尤其这种大量脑出血的病人。病情就是命令,徐医院,到医院查看病人后决定需要紧急手术,当即开通绿色通道,争分夺秒的把病人送往手术室,医院开展了小骨窗清除颅内血肿手术,通过医院急诊科、神经外科、手术室、重症监护室的共同努力成功的挽救了病人的生命。

义诊

没有手术和门诊的时候,他还注重对青年医生的培养,规范日常诊疗行为,常态化开展教学查房、专业讲座、病例讨论,指导同事利用学科新技术新进展以及疾病的诊治规范处理各类常见病多发病,给同事们带来本专业新观点、新理念,把自己做学毫无保留的教授给年轻医生,甘愿为年轻医生的成长做垫脚石,受到同事们的一致好评。

徐建昌说:“为了患者的生命和健康做出的所有努力都是值得的,通过自己的双手能够挽救患者的生命,让我倍感欣慰。援疆是我人生的一次美丽邂逅,每一种相聚皆为缘分,于人,于地均是如此。援疆的每一天都值得我珍惜,我在心底感谢命运的厚爱,让我的生命里有了这段历程。”

我问徐建昌,援疆辛苦吗?徐建昌说:“说不辛苦那是假的,不远万里,远离家人,有思念的苦;日复一日,上班、手术、门诊、查房也很累人,但与老一辈的援疆人相比就不算辛苦,他们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下,那么艰苦的条件下,把新疆建设得这样美好。他们就像戈壁红柳,大漠胡杨,天山雪松,绿洲白杨那样伟大,那么坚强。我要向他们学习。

这就是徐建昌,胸有大爱,执刀为笔,用才华和青春在祖国边疆书写人生华章!

原标题援疆医生徐建昌:执刀为笔边疆写华章

融媒体编辑:高尚杰

责任编辑:曹盈




转载请注明:http://www.uwwth.com/zlyy/153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