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管内的血肿让8旬老太突然瘫痪,多学科
<

8旬老人聊天时突然瘫痪

6月中旬一个普通上午,微风徐徐,79岁高龄的李奶奶正如往常一样,悠闲地坐着和邻居聊天,突然颈部与后背部传来一阵剧烈的疼痛。过了一会儿,疼痛越来越明显,而且已经站不起来了。家人迅速拨打了,并把李奶奶医院急诊。

11时左右,患者到达急诊大厅。这时她的双腿已经一点力气都没有了,双手的力量也开始变弱,但患者的意识是清醒的,说话也很流利,整个人就如同瘫痪了一样。

这到底是什么毛病?

老年人常见的冠心病?不太像,患者的疼痛局限在后颈部,没有心悸与胸部疼痛。

急性中风?也不太像,患者意识清醒,说话流利,没有口角歪斜,也没有饮水呛咳;患者也没有外伤,以四肢的神经症状为主。于是先挂了急诊神经内科。

病因找到了!

头部+颈部+胸部CT查下来,提示患者有陈旧性脑梗,有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有颈椎病,但并不严重。凝血功能、血小板计数也无明显异常。

追问病史,患者也没有高血压和凝血功能障碍病史。导致患者瘫痪的病因并没有找到。

这边,患者的情况确实越来越糟糕,瘫痪的症状越来越明显,小便已经解不出来了。从患者的症状来看,应该还是神经中枢方面的问题。下午2时,患者住进了神经内科病房。并紧急安排了头部和颈部的核磁共振检查。

核磁共振的结果显示,患者的颈椎椎管内,有一个巨大的血肿!颈椎椎管内的颈髓是高级神经中枢,非常脆弱。正是这个血肿,压迫住了患者的高位颈髓,导致患者瘫痪和大小便障碍!病因找到了!

骨科很快接到了会诊请求。脊柱专科的冯旭主任医师看过患者的情况和磁共振后,面色凝重。这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疾病,名为自发性椎管内硬膜外血肿,发病率只有百万分之一,起病隐匿,危害性极大。如果血肿比较大,必须尽快的清除椎管内的血肿,否则极有可能会导致患者永久性的四肢瘫痪。

这个风险还是比较大的。做了手术后患者是否能转危为安,谁也不敢保证。另一方面患者已经是79岁高龄的老人了。

做,还是不做?

多学科通力合作

鬼门关上救回来!

在这个关键时刻,冯旭主任医师非常坚定的告诉患者,应该做。做了手术,才有希望。患者家属也下定了决心,做!

晚上8时许,李奶奶被推进了手术室。2个小时后,李奶奶颈椎管内的血肿被顺利取出!手术顺利!

颈椎管内的血肿

术中取出的血肿

晚上11时,等李奶奶从麻醉中清醒过来,她的双手、双脚已经可以活动了!手术效果比预想中还好!

李奶奶手术后出现了低钾、呼吸衰竭、胃肠功能紊乱等问题,但经过骨科、ICU、呼吸内科、消化内科等多学科的积极治疗,一天比一天好起来。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顾下,李奶奶上周已经顺利出院。

李奶奶出院前双手、双脚已活动灵活

相关科普

自发性椎管内硬膜外血肿(SSEH)是一种临床罕见、病因不明的疾病,可能的病因包括血管畸形、凝血功能异常、椎体血管瘤破裂等,SSEH起病急,临床工作中极易漏诊误诊。特别是急性椎管内硬膜外血肿,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治疗,早期清除血肿、解除神经压迫。若处理不及时将导致神经功能不可逆性损害,造成患者截瘫或死亡。

冯旭

医学博士

主任医师

中国医药教育学会生物材料专业委员会委员

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脊柱专业委员会委员

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诊疗特色:对脊柱外科、创伤骨科常见病和疑难疾病的诊治经验丰富,熟练掌握椎间孔镜、椎体成形术(PVP/PKP)等微创技术,擅长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脊柱骨折、脊柱畸形、脊柱肿瘤等脊柱疾病和关节周围复杂骨折的诊断和手术治疗。

科研上对脊髓损伤、椎间盘退变独到的见解,参与上海市卫生局课题2项,主持浦东新区卫生局课题2项。曾参与“市级、区级科技进步成果奖”多项;专利1项;已发表SCI论文、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

专家门诊时间(脊柱外科):每周一上午、周三上午,周五全天。

另为方便广大患者,增加每周日上午专家门诊(5月9日开始)。

供稿:骨科

原标题:《颈椎管内的血肿让8旬老太突然瘫痪,多学科通力合作夺回生命!》




转载请注明:http://www.uwwth.com/yfzl/1516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