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肿瘤完全缓解肝内胆管癌新选择免
白癜风治疗医院哪家最好 http://m.39.net/pf/bdfyy/
肝内胆管癌(ICC)是一种恶性肿瘤,预后较差。根治性切除后,肝内胆管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0%和28个月,据报道复发率在40-80%之间。除外科手术切除外,肝内胆管癌的标准治疗选择包括肝移植、吉西他滨为基础的化疗方案以及局部区域疗法,例如经动脉化学栓塞和保形体外放射治疗。但是,鉴于预后较差,迫切需要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插入缺失突变(indels)可能产生更多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I类高度亲和的肿瘤特异性新抗原。高插入缺失比率也与黑色素瘤和肾细胞癌对程序性死亡-1(PD-1)检查点阻断的良好反应有关。然而,高插入缺失比率与肝内胆管癌免疫治疗反应之间的相关性尚不清楚。插入突变(insertionalmutation)是指DNA链上由于插入额外的核苷酸或DNA片段而引起的突变。本文介绍了2例IIIb期复发肝内胆管癌患者行PD-1阻断联合化疗的案例。商品名:KEYTRUDA(可瑞达、K药)通用名:pembrolizumab(帕博利珠单抗)厂家:MSD(默沙东)规格:mg/4ml美国获批时间:年9月中国获批时间:年7月获批适应症:肺癌、肝癌、肾癌、胃癌、宫颈癌、子宫内膜癌、食管癌、黑色素瘤等。价格:约元赠药方案:对于低收入患者,赠药政策为3+3(买3个疗程送3个疗程);对于低保患者,可以免费使用24个月。

案例一

一名50岁男性,有10年的乙肝病史。因上腹痛于年1月入院,被诊断为IIIb期肝内胆管癌,肝功能分级(Child-Pugh)为A级。行MRI检查显示:左外叶有一肿块向外生长并侵犯膈肌。年2月16日行左半肝切除术及肝十二指肠韧带骨化。肿瘤大小为11cm×9cm×6cm,未见淋巴结转移。术中进行了放疗(9-mV光子束,单剂量12Gy),可以消除因膈肌和肝静脉根侵犯而造成的残余肿瘤。免疫组化分析发现该肿瘤细胞角蛋白18(CK18)呈阳性,而arg1、肝细胞、glypican-3(GPC-3)和CK7呈阴性。PD-L1表达水平肿瘤比例评分(tumorproportionscore,TPS)5%,CD8+T细胞浸润频率为10%。11个月后,复查MRI和PET-CT发现:肝切除边缘复发和腹部淋巴结转移。肝左叶边缘病变4×1.5cm,肝门增大(1.6×1.5cm),腹膜后淋巴结(5.2×3cm,2.8×2.6cm)。行WES测序显示:TMB为2.95个突变/Mb,全基因组共检测到25个非同义突变(NSMs),包括12个插入缺失突变和13个突变。在MLH1、MSH2、MSH6和PMS2中未检测到突变,提示为pMMR,MSI为0.01%。该患者分别于年2月4日和2月9日对肝左叶病灶和腹膜后左淋巴结行射波刀治疗(52Gy/4F4天)。9天后开始替加氟和帕博利珠单抗注射液(Keytruda,K药)治疗。替加氟化疗开始时为40mg,每天2次,每3周进行一次,但三个周期后,由于血小板减少和白细胞减少而停止。帕博利珠单抗每3周给予mg,共15个周期,持续约1年,没有出现相关不良反应。年6月6日腹部MRI显示,大部分位于边缘的病灶,以及肺门和腹膜后淋巴结的所有病变消失。根据PET-CT分析,该患者于年9月14日出现完全缓解(CR),在年1月10日最后一次随访时仍处于缓解状态。

案例二

一名67岁男性患者,无肝炎病毒感染。被诊断为肝内胆管癌IIIb期。

年5月16日行右半肝延长切除术、左肝管空肠造口术、肝周淋巴结切除术、门静脉重建术。肿瘤大小为7.6cm×7cm×7cm,侵犯神经并伴有微血管侵犯。术后肝缘及胆管缘均未发现肿瘤。第8组和第12A组均有淋巴转移。

免疫组化(IHC)显示arg1(?),CK18(+),GPC-3(?),肝细胞(?),Ki-67阳性65%,CK19阳性65%。PD-L1在5%的肿瘤细胞上检测到表达,CD8+T细胞的百分比为10%。

年8月16日,MRI及PET-CT检测到肝门静脉区域淋巴结转移。行WES测序发现了抑癌基因PTEN和TP53突变。TMB为7.09个突变/Mb,包括个插入缺失突变(66.87%)。肿瘤表现为pMMR和MSI(0.01%)。

年8月下旬,患者开始接受替加氟和帕博利珠单抗治疗。不幸的是,出现了瘙痒(替加氟的常见不良反应),根据CTCAE5.0标准判定为2级。

撤服替加氟后,瘙痒症状消失,自年12月23日起改为不规律给药,剂量由40mg增加到60mg,每日2次,直至年2月初开始静脉注射帕博利珠单抗(每3周mg,共6个周期)。

之后复查PET-CT显示:肿大的淋巴结消失了。不到4个月,疗效评估为CR,直到最后一次随访,患者病情持续缓解13个月。

小结

这两个病例提示,除了PD-L1表达、TMB、MSI和dMMR外,插入缺失突变可能是肝内胆管癌患者PD-1阻断反应的新预测因子,值得进一步的临床研究。

参考来源:




转载请注明:http://www.uwwth.com/jbbk/135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