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又叫恶性肿瘤,从古到今威胁和带走大量生命,无数科学家在为降服癌症作艰苦探索和努力。虽然目前还不能攻克癌症,让恶性肿瘤投降,但在抗癌手段和药物、疫苗研发应用上,有明显突破,临床治愈癌症和带瘤长期生存已不是难事。
现实中,虽然抗癌是全球共同的任务,但抗癌药物、手段的开发,各主要国家是“各自为战”、“关起门研究”。在外科手术切除、放疗照射和化疗毒杀癌细胞基础上,创新出靶向疗法、细胞疗法、免疫疗法等招数,均被跨国药企和发达国家牢牢把持。
跨国药企基于雄厚财力、物力、研发力量和历史积累等要素开发的抗癌药物和手段,虽然好用,但基本是立足于欧美人种临床试验,在我国患者身上可能效果不如预期那么好,更关键是价格普遍较高,让我国患者不是望药兴叹,就是咬牙使用,负担很重。
这里有一个典型的抗癌手段案例——质子治疗。
质子治疗诞生于六十多年前,属于放疗手段的精准化运用。直到年,美国FDA批准其作为精准放疗投入临床抗癌,经过二十多年不断完善,质子治疗逐渐获得巨大声誉:
1、当前全球抗癌最先进手段之一。
2、改变放疗副作用大的缺点,对患者正常组织损伤较小。
3、实现了精密控制+高治疗效益,可治疗癌种超20种。
据统计,质子治疗肿瘤有效率达95%,患者5年生存率超80%,国际粒子治疗协作委员会数据显示,截至年底,全球有25.1万例患者接受质子治疗,美国、日本接诊患者数量最多。
不过,这个抗癌利器的收费也是顶尖的,因为单套质子治疗设备费用超2亿美元,所以在美国,每次治疗收费折合人民币约80—90万元,日本约为每次20万元人民币,德国约40万元人民币,对我国绝大多数患者而言,根本用不起。
但我国又是癌症大国,据世卫组织数据,年全球新发癌症万例,死亡万例,我国新发癌症约万例,占全球23.7%,死亡近万例,占全球约30%。无论是从抗癌的角度,还是减轻患者负担的角度,都迫切希望引进或自研质子治疗设备。
我国于年就引进了质子治疗系统,年投入使用,至年已运营4家,分别位于山东、兰州、上海、台湾四地,另外批准在建或拟建的质子治疗中心超10家。
不过,因为是引进设备,所以价格很高,平均每个患者花费22—30万元人民币。
年9月底,终于有好消息传来:首台国产质子治疗系统获批上市,医院,权威媒体用“厚积薄发”、“提供更优性价比方案”作为评价,可见其承载抗癌希望之重、业界之